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青春地带 >> 青春人物

于宏杰——80后青年援滇服务日记

发布时间:2015-04-24 点击数: 来源:未知

 

 
 
2014年8月6日,来自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青年医生于宏杰作为第十七批上海赴滇志愿服务接力队中的一员来到云南红河。在长达6个月的援滇工作中,于宏杰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在云南的见闻和自己的心路历程。小编被深深感动,征得于宏杰本人同意,在此节选部分与大家分享。于宏杰希望他的援滇日记能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云南,了解志愿服务工作。
 

 

2014年812

援滇第7天

 

爸爸去哪儿?

 

爸爸无语,哽咽,心绪难平。爸爸必须道歉,为自己的坚持,为自己的决绝。

 

援边,一直都是爸爸的梦想,从大学开始,爸爸就希望有机会到偏远地区支教、扶贫、体验生活,只是每次都阴差阳错,总是错过,最后只能将这个梦想默默地装进盒子里,束之高阁。现在,爸爸希望能够争取这样一次机会,把自己的所学带到边区,服务边区人民,同时也锻炼自己,让自己更快成长。爸爸相信,历练一次,受益一世。

 

这已经是爸爸来到云南蒙自的第七天。

 

援滇7日,坐了2天门诊,碰到3个麻风病人,询问病史,神经系统检查,信息登记录入。这是爸爸第一次见到麻风病人,内心紧张却佯装镇定。

 

援滇7日,修改了2篇待发表论文,一篇是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戊肝感染情况分析,一篇是狂犬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分析,从中也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援滇7日,做了一次关于论文撰写的讲座,对象是全中心职工和红河州卫校、楚雄医高专的学生,与大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沟通。

 

援滇7日,爸爸开始向红河人民传递我们上海人的真诚和服务,也渐渐地从这里收获了不一样的体验和感悟。

 

爸爸去哪儿?

 

爸爸哪儿也不去,爸爸只是走出房间,让藏在盒子里的梦想晒晒阳光。


于宏杰启程赴滇时,他的孩子才刚满1周岁,我们可以看到他眼中的不舍

 


 

2014年8月20日

援滇第15天

 

 

来到蒙自已满半月,我和其他援滇志愿者已经开始适应当地突变的天气和高海拔所带来的水土不服,也逐渐习惯了这里的无辣不欢,不再像刚来时那样经常腹泻和胃肠不适了。

 

下午,受鸣鹫镇中学杨校长邀请,我随中心同事一起驱车去为师生讲解关于结核病的知识。从县城到鸣鹫镇的山路崎岖陡峭,垂直落差近400米。车行到半路,晕车的感觉已经很强烈,到达鸣鹫中学,我已经无法再坚持,跳下车呕吐不止。

 

短短50公里的路程,我们足足用了2个小时。来到教室,同学们的热情让我瞬间忘记了刚才的晕车和一路的疲惫,立即投入到讲课中。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提问和发言,让我深受感动,原本40分钟的课最后讲了近2小时。

 

 


 

2014年9月8日

援滇第34天

 

这是一段别样的旅程,旅程的终点叫鲁甸;这是一个难忘的中秋,中秋的主题叫希望。

 

农历八月十五,我们上海市第十七批赴滇服务接力队一行14人在共青团云南省委的组织下来到鲁甸龙头山镇,深入灾区开展爱心志愿服务活动,与灾民同吃同乐,共度中秋佳节。

 

上午9时,接力队医疗义诊活动率先展开,前来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来自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同济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的医生耐心地询问每个人的病情并给出专业的建议,截至中午12时,医疗队已为200余人提供了咨询与体检服务。

 

910分,儿童趣味运动会开始了。小小搬水工,蒙眼放球,单手托毽子,吹蜡烛,跳绳……小朋友们排着队参加自己喜欢的项目,在比赛中个个拼尽全力,灾区的孩子们正在一步步走出一个月前地震所造成的阴影。

 

   10时,我们开始深入村庄,挨家挨户走访困难家庭。

 

在村医的带领下,我们来到7岁的小举立家。小举立的爸爸四年前因车祸去世,随后妈妈离家出走,留下小举立姐弟四人和年近八旬的爷爷奶奶一起住在不到30平的狭窄空间里。而小举立从小因扁桃体反复发炎、高烧,没钱医治,到现在肿大明显、声音嘶哑,每说一个字都很吃力。

 

了解了小举立的情况,我们将身上仅有的1500元钱交到了奶奶手中,答应会尽量帮小举立联系医院进行手术。临走前,小举立向我们保证一定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大学报答爷爷奶奶。

 

下午4时,结束了一天的活动,我们与灾民一一道别。虽然灾区重建工作才刚刚开始,但我们相信,只要有太阳,就一定能晒干昨天淋湿的衣裳。未来的日子里,鲁甸的人们一定会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重拾信心,重建家园,在欢笑里快乐,在阳光下坚强。

 



 

2014年12月1日

援滇第118天

 

红河州“中国梦·红河路·青春行·医疗卫生志愿者边疆行”系列巡诊(巡讲)活动仍在继续。今天的目的地是元阳县。

 

车辆行驶至新街镇时,前方约100米处突然发生车祸,一辆急速行驶的汽车撞上了对面正在爬坡的三轮车,三轮车上的一对哈尼族夫妇瞬间被撞飞,其中一个右耳被撞掉,另一个头部大量出血。

 

我和另一名队员迅速下车,跑上前去查看伤情,用最短的时间找到出血点、清创、止血、包扎、固定,并通过身边的哈尼族“翻译”不断地安慰他们,直到20分钟后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将他们送往医院,队员们才松了一口气,默默地返回车上继续下乡征程。 


2015年1月9日

援滇第157天

 

今天,蒙自迎来了2015年的第一场雪,而且是雨加雪,这也让原本湿冷的天气变得更加寒冷。

 

今天也是红河州腊月暖冬行动启动的日子,我和其他队员随团州委一起,驱车前往山里的西北勒乡进行义诊和衣物捐赠。山路蜿蜒而上,路上能见度不到20米,而右手边就是悬崖,这让我们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时刻保持清醒。

 

2个半小时后,终于到达目的地,我们7名队员代表上海向西北勒中心小学捐赠了120条棉被和160件棉衣及1000元的书包和文具,随即在中心广场上临时搭建的遮雨棚下摆开桌子,为当地百姓进行义诊。

 

到下午4点左右,义诊结束,此时我们的鞋子已经完全湿透了,大家匆匆赶回宾馆休息,准备接下来连续3天的暖冬下乡活动。虽说是宾馆,但里面并没有空调和热水器,甚至没有可以完全遮挡的厕所。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队员的心情,晚上,我们三个队员一起挤在一张2米多的床板上,谈天说地,自得其乐。

人物档案
 
于宏杰,男,1982年2月出生,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硕士研究生。曾获“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上海市卫生系统迎世博600天优秀青年”、“嘉定区优秀世博志愿者”、“云南省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2014年8月被聘为云南省青年联合会特约委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