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晋欢 | 要在防疫战线上“打通关”的95后
发布时间:2020-05-15 点击数:次 来源:上海嘉定
刘晋欢,95后嘉定青年志愿者,他出生在医学世家,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母亲是区卫健委的医务人员,从小耳濡目染的他,励志要做一名医生。这一年他刚走出医学院校大门,正值全国上下抗击新冠疫情,初生牛犊的他没有退缩,坚定地在疫情防控期间勇挑重担、不畏风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95后青年志愿者的使命和担当。
1月25日年初一,嘉定第一个医学集中观察点建立,在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告急的情况下,团区委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快速反应,成立了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刘晋欢踊跃报名并成为嘉定区医学集中观察点的一名青年志愿者。集中观察点初建时,没有经验可参考,他与医务工作者一同冲在了最前线,一句“我来”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段,他配合医务工作者做好观察点的区域划分、客房布置、入住引导、消毒指导、测温、送餐、垃圾收运等岗位。
疫情情势依然严峻,还来不及休息,他又志愿来到第二、第三个集中观察点,积累了很多经验后,刘晋欢与一线防疫人员建立了“革命友谊”,并获得了一致好评。“这个小伙子思想觉悟很高啊!”“做事也认真。”“小伙子,你休息一会儿,别把自己累着。”……为此他总是回答道:“没事,我年轻,我不累。”
在担任志愿者的同时,他时刻关心着湖北的疫情,当看到全国各地党员医务工作者主动报名援鄂,他感触颇深,立刻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并郑重地递交给了党组织,向第一时间冲在一线的党员看齐。
在道口防疫工作紧张时,刘晋欢又主动要求上道口,成为一名体温检测、维持秩序的志愿者。在道口,他喉咙喊哑也不下火线,天气寒冷,他只得原地活动一下达到暖身效果,丝毫不敢放松。此刻,来自受检人员的一句 “您辛苦了!”“谢谢您!”在寒冷的冬夜给他带来了温暖。
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效,防控重点转为境外输入疫情。观察点又面临翻译人员紧张的问题。刘晋欢二话不说,积极响应团区委号召,当起了翻译志愿者。在翻译过程中,很多专业的医学术语极大地考验了他的英语能力。他协同驻点医生让每一个外籍人士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医学观察的重要性,尽最大努力让他们配合完成医学观察。外籍人士顺利入住后,他还需要保持与他们的联系,每日定时利用客房电话与之沟通,询问身体状况,并且及时反馈给驻点医生。
由于本身是医学院校毕业,又有前几次医学观察点的志愿者经验,他向驻点医生主动申请24小时入住医学观察点,时刻关注集中隔离人员的身体状况,应对突发状况,保证沟通交流畅通无阻。最终,他圆满地完成了这次的任务。
两个月来,刘晋欢一直处在防疫工作第一线的各个岗位,不怕苦、不怕累,展现了新一代青年的决心和毅力。此刻,一个医学观察点的翻译志愿者工作刚刚结束,他表示愿意继续参与防疫工作,他笑着说,我要在防疫战线上“打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