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疁城七余载,一朝回“嘉”筑梦时
发布时间:2020-12-08 点击数:次 来源:上海嘉定
徐鹤笛,中共党员,上海嘉定人。本科就读于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学专业,2016年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外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大学期间,曾获得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学生、校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华东政法大学优秀共青团员、院优秀党校组长、院三好学生等。2019年入选上海市嘉定区优秀大学毕业生储备计划,目前于嘉定区华亭镇毛桥村挂职锻炼。
求学路漫,初心不忘
十二岁时,我随父母工作调动从祖国东北迁入上海,成为了一名新嘉定人。未生于斯而长于斯,无论是暖春时节紫藤公园的紫雾氤氲,抑或是金秋九月古城墙外的那棵千年银杏满树金光,嘉定的盛景里充满了我成长的足迹。
感怀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海纳百川与开明睿智,耳濡目染于嘉定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与不竭的科技创新驱动力,从少年时代起,我在心田种下了一颗“扎根嘉定”的种子,一路锐意进取,希望早日投身于美好嘉定的建设中去。
本科期间,我认真学习社会学专业知识,连续两年获得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奖学金。在本专业学习之余,我辅修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并获得辅修经济学学士学位,考取了中级口译资格证书,通过了高级口译笔试。回想在华政的四年拼搏时光不仅收获了学业硕果,更为后来我的上外求学之路打下稳固的基础。
大三时,我怀揣一份上外情结,加入了跨专业考研行列,选择了外交学专业。半年后,我踏入上外的大门,一句校训“Interpret the world, translate the future”(“诠释世界,成就未来”)深深地激励了我。攻读研究生期间,我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两次获得校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并多次出国交流学习,曾作为学生代表赴日本九州大学参加国际青年学术交流会宣读学术论文并被收纳于会议论文集,后经选拔作为校际交流项目交换生赴匈牙利考文纽斯大学学习一学期,选修四门课程并获得全优成绩。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我丰富国际视野、理解多元世界的同时,日益坚定的是参与归乡建设的决心。因此,我在繁忙的学业外更注重社会实践。在研究生就读期间,我担任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外事助理一职,并于2017、2018年两次暑期参加嘉定区青年人才“回嘉行动”并前往嘉定区人民法院、嘉定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等部门实习,出色地完成多项工作任务并获得“2018年嘉定国际青少年友谊营优秀志愿者”称号。
七载求学路走过,嘉定,是我成长的引路者,也是我成长的见证者。
高山流水,且听风吟
八百年的教化嘉定之所以充满吸引力,更因一份丰厚的人文历史沉淀,赋予了这座城市沉静内敛而富有内涵的性格。细数嘉定的文化特产,闻名的不仅有融入骨血的孔孟先贤之道,还有能抒发江南人民温柔优雅、反映家乡青山秀水的传统音乐——江南丝竹。我与嘉定,还有一段“因乐结缘”的故事要讲。
自小受母亲音乐教师的职业熏陶,我的成长过程中总是离不开“余音绕梁”。童年起,我开始学习电子琴并通过六级演奏水平,来到嘉定后,在母亲的引导下,我喜欢上了传统民族音乐,改学古筝并通过五级演奏水平。无论是热情激扬的电子琴,还是小桥流水的古筝,中西两种风格迥异的乐器,启蒙了我的乐感,更为我今后的成长打开了一扇扇文艺之门。
学生时代,因为对音乐的喜爱,我一直担任班级文体委员。本科时,我发挥班中两位蒙古族同学的特长优势,带领班级24名同学编排出的蒙古舞《祝酒歌》取得学院第一,最终获得了2013年“春之华政”集体舞三等奖的成绩。
研究生时,我延续了这一份对文艺的追求,成为研究生会文艺部干事兼模特社社长,参与研究生歌手大赛的承办,带领35名团员在元旦晚会时排出一台包含三种不同风格的模特秀,获得了师生们一致认可。
在音乐的韵律与文艺的世界中,我学会的不仅是弹奏本领,更学会了与人沟通交流、统筹规划的学生干部工作是如何高质高效完成的,这些经历对我今后本职工作的开展都有了深远的影响。
扎根乡村,脚踏实地
时间回到一年前,2019年,站在毕业面临未来选择的交叉口上,我与嘉定储备计划终于相遇。曾有人问我,所学专业与你现在所做的不是一个方向,为何选择回来。是的,我毫不犹豫地加入储备计划的优秀队伍中来,不仅仅是因为年少时在心里种下的那颗种子,更因为多年初心未改,伴随成长,这个想法早已在我心里萌芽生根。
入选储备计划后,回到嘉定的第一站是在区委政法委挂职锻炼。期间,我努力学习科室业务知识、积极参与委机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全过程、在抗疫行动中冲锋在前,种种实践已顺利将我的学生思维过渡到职场思维。经过了政法委历练的这一年,领导和带教老师们的卓远见解与谆谆教诲、同事们的爱护关心都给初入职场第一年的我以无限启发和温暖感动,这让我更加坚定了扎根嘉定的决心。
今年仲夏,我结束了在区委政法委为期一年的机关挂职,赴毛桥村开展下一期的锻炼。来到乡村,耳边充满的是发展乡村振兴这样的话语。零距离接触“三农”,跟随村委会班子一同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办暑期社区教育帮助村内儿童度过愉快充实的暑假、参加乡村治理示范培训班……丰富的实践内容让我对乡村工作有了新的感悟。曾经只有在媒体报道和政策文件上才会频繁看到的字眼,曾经在校园里拜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时未必学懂弄通的话题,如今真切地成为了我的工作,我从未感到乡土是这样的亲切。
大学时代,校园里一方雕塑一直令我印象深刻。青春与梦想总是相辅相成的,我将dream(梦想)、conviction(信念)与love(热爱)解读为不懈寻梦、坚定圆梦和热爱追梦。而这三种态度,何尝不是我在回嘉筑梦的长路上所应汲取的力量呢?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未来,我愿用青春热血与奋斗汗水浇灌嘉定这片热土,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新时代青年,长风破浪,勇敢追梦,砥砺前行,筑梦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