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嘉”园,遇见更好的自己
发布时间:2021-01-14 点击数:次 来源:上海嘉定
司丽莎,中共党员,河南商丘人,毕业于上海大学哲学系。2019年入选上海市嘉定区优秀大学毕业生储备计划。曾荣获上海大学“优秀研究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全国大学生第十五届挑战杯“特别贡献奖”和“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2016年9月我进入上海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如果说人生就是一场旅行,读研究生的那段时光便是在旅途中主观意识的觉醒。依稀记得研究生复试时老师问我的问题:哲学是什么?
因为我最喜欢苹果,所以用苹果树作比喻。而哲学便是这棵树的“根”,老师、家人、同学、朋友……是滋养我的养料,他们的培育让我硕果累累,把硕果回报给他人和社会,这便是我的价值。将来的自己无论去往哪儿都离不开我的“根”,它让我的思路秩序井然,让自己不再幻想那些虚无的东西。有人认为哲学是虚无缥缈、远离尘世的,恰恰相反,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在一言一行中,如庄子所言“小隐隐山林,大隐隐世间”那样,我需要生活在接地气的“草帽哲学”中。
2017年3月我成为了上海大学团委组织部的一名学生干部。与其说带领着学弟学妹做着普通的学生工作,不如说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热爱的事情。回忆那段时光,是以身作则、传帮带教的团委老师的谆谆教诲;是脚踏实地、可爱温暖的学弟学妹为学生工作活跃在校园角落的身影;是一起顺利举办的每一场答辩会……是他们让我变得敢于迎难而上,支撑着我成为一个更加坚毅、担当的人。
我在这片土壤的滋养下硕果累累,便也应当回馈和感恩。
2017年恰逢第十五届“挑战杯”在上海大学举办,我毅然加入了赛事筹备和志愿者工作的队伍。此外,还参与了2017、2018年的上海市“樱花节”及2018年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志愿服务工作。在志愿服务期间,不仅看到了“挑战杯”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含笑竞攀折”的樱花之美、大学生“英英妙舞”的艺术魅力,也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普通志愿者坚守的初心和宗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2018年7月,我成为“直通嘉定”优秀学生干部暑期挂职锻炼的一员。在嘉定团区委的挂职锻炼是收获满满的一个月,也是与嘉定结缘的开始。在挂职期间参与暑托班项目的过程中,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将世界变得五彩缤纷的“真”;从默默无闻付出的暑托班志愿者和老师身上看到了“善”;从暑托班项目背后团队默契的配合度上看到了“美”。
2019年我入选上海市嘉定区优秀大学毕业生储备计划,第一年在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挂职。在区人大办相对系统的工作和学习让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学习方法得到了质的提升,同时意识到只有继续迈出学习和实践的脚步,才能真正做到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
实践经历让我的生活丰富地展开,并呈现出生命的意义和它应有的样子。不能为了学习而去索取、为了锻炼而独自成长,学以致用才是起点,将正能量和知识传递下去才是我真正的使命。
生活中的我喜欢跑步,在奔跑时,可以体验获得自由的秩序、规律、爱和真理。跑步的时候会想,我能不能和那个自己不期而遇,灵魂、身体和思维会不会融为一体。但可以确定的是当自己气喘吁吁地奔跑时,不会再去介意旁人的眼光,此时此刻这里只有我。
当我行走于环城河步道、奔跑于远香湖、穿梭于留云湖小道、徜徉于林荫小路……映入眼帘的是嘉定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城市的绿色发展和创新活力。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只要不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在嘉定这片有温度的土地上就一定会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