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天涯,心安为“嘉”
发布时间:2021-05-25 点击数:次 来源:上海嘉定
宗刘俊,中共党员,江苏南通人,河海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曾获校一等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优秀毕业研究生等荣誉。2019年入选上海市嘉定区优秀大学毕业生储备计划,目前挂职于徐行镇伏虎村。
转场:从南京到嘉定
2016年9月,我保研本校进入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开始了我的科研生涯。在校的三年时间里,我认真学习各项课程,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项目、撰写专利。我曾获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在EI检索期刊《水科学进展》上发表文章。但当我来到就业的十字路口,却陷入了思考,未来是否有科研以外的其他可能?适逢嘉定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团区委的各位领导来南京宣讲,通过宣传片,我了解了嘉定这座崇文重教、蓬勃发展的美丽城市,宣讲会上师兄师姐们对工作和生活的分享更是坚定了我来嘉定的信心。经过简历投递、初试、复试、政审等一系列环节,最终我如愿成为2019年嘉定区优秀大学毕业生储备计划的一员,与嘉定结缘。
蜕变:从稚嫩到成熟
最初我在区委办公室挂职锻炼,协助完成领导批示督办、信息报送等工作。作为一个从未接触过政府工作的新人,一开始难免会出现沟通不畅、工作难以推进的情况。每当这时,科室领导都会耐心地给出指导,并包容我犯的一些小错误。在科室领导的关怀下,我平稳地度过了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开展工作逐渐变得得心应手起来。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大地。年后我立即回到工作岗位,参与到区级机关工作人员下沉社区的行动中。在社区服务的日子里,我作为一名志愿者负责小区出入口管控、居家隔离管理工作。我曾在小区的出入口对来往人员测温,也曾在居委排摸每户居民的离沪、返沪情况;我给出入小区的居民们办过通行证,也给居家隔离人员倒过垃圾、送过快递。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能与广大社区工作者一起并肩战斗,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与自豪。
去年8月,我成为嘉定区市场监管局的一名的新录用公务员,并参加初任培训。经过一个多月的高强度学习,我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责任意识,树立了“做一名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公务员”的政治信仰,并切实掌握了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了自身职业道德规范和综合素养,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初任培训结束以后,我来到徐行镇伏虎村挂职。伏虎村位于徐行镇西北部,南与钱桥村毗邻,西与大石皮村接壤,东、北与华亭镇相邻。刚来到伏虎村,我就接到了“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申报这个任务。以这次申报为契机,我着手搜集相关资料,摸清村情村况,协同撰写申报材料。同时,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与村干部一起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整治小粪缸、鸡鸭棚、宅前屋后堆物,并通过墙面白化、修建围栏、绘制宣传画等工程进一步提升村容风貌,伏虎村最后成功获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此外,我还积极参与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村“两委”换届等工作中,不断提升工作本领,淬炼为民本色。
今年2月,我接到组织安排前往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手疫情防控信息组的工作。与时常需要外出流调的“大白”不同,我主要负责与市卫健委和各街镇的老师对接,每日下发、反馈排查数据,并对每日新增、解除、在管人员等进行统计形成多张报表。这是一个需要保持精神高度紧张、时刻提防出错的岗位,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岗位上,此前疾控中心的老师们已经连轴转了一年之久。在他们的引领下,我必将握紧手中的接力棒,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每天的工作,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做到永远“跑”在病毒前面。
未来:继续奋斗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未来我将继续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身处什么岗位,我都会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为嘉定“十四五”时期再创新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