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速递 >> 基层动态

关注年段目标落实 探索有效方法指导

发布时间:2019-05-08 点击数:

4月26日下午,真新小学开展学术节系列之教研大课堂活动。四月以来,我校以“关注学法指导,培育核心素养”为主题,开展了第二届学术节,旨在引导教师有意识地探索学法指导的规律,充分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本次教研大课堂活动即是在前期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优秀备课组的展示与研讨。我校全体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上海市正高级教师、原徐汇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张才龙老师莅临指导。我校“新语社”具体负责承办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三年级备课团队、“新语社”成员佘晓璇老师作为代表进行了说课,三年级团队选择将沪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叙事诗课文《别人的妈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教五年级的学生如何将叙事诗改写成适合于五年级习作要求的记叙文,佘老师从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过程落实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接着,“新语社”成员杨晓萍老师上了这一堂读写结合的课,她引导学生关注叙事的六要素,让学生从文中“男青年”的视角,将文中的语言以人物所见、所想、所说以及所做的角度进行创造性改写。课后,三年级团队陶轶宏老师进行了评课,她认为,学生在语言积累的前提下,学会了将叙事诗改写的方法。

随后,“新语社”进行了教学微辩论,袁雯雯、薛媛媛、朱媛媛和郁静珠、佘骁璇、李可六位老师分列正反方,围绕“阅读课、写作课分立并行还是课时内应该读写结合”进行辩论,六位老师逻辑严密、思路清晰,本次微辩论,使得老师们更为明晰了阅读课与写作课各自的功能和价值。

最后,张才龙老师以《探索语文学习规律,回归语文教学本源》为题作点评,他指出,语文学习是有规律,教师应有意识地研究阅读和习作学习的规律,做一些实证研究,并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才能回归语文教学的本源。

本次教研大课堂既是一次展示,也让教师们明确了课堂学习方法指导的重要性,明晰了课堂学习方式改变的路径,引发了真小教师们进一步深入的思考。

真新小学团支部

2019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