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速递 >> 基层动态

青春寻访,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脉

发布时间:2023-08-02 点击数:

7月26、27日下午,嘉定工业区团工委分批组织各村居、子公司、两新企业及参与嘉定区“回嘉行动”“直通嘉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锻炼的团员青年们赴鲁迅纪念馆、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以“青春红途 向前一步”为主题的红色寻访活动。

Part 1 鲁迅先生是不会死的,这里分明仍然回响着他伟大的声音,仍然跳动着他生命的脉搏

在鲁迅纪念馆内,大量珍贵的鲁迅手稿、遗物、文献照片,使人心生敬畏之情。来自“直通嘉定”的王洋在看到这些馆存文物后表示,纪念馆的陈列高度体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他对中华民族振兴充满热爱与关切,用自己的笔触传递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而“回嘉行动”的大学生张琲琲对鲁迅先生逝世前两天所写的未完稿《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记忆尤深,她说:“这告诉我们先生真的用自己的笔战斗和劳作到生命最后一刻,令人肃然起敬。”

Part 2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左翼革命文艺先驱们从血泊中抬起头来,他们是驱散黑夜的光,是他们用生命写下了光明的篇章。王洋感叹:“青年人就应像鲁迅先生的名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那样,每个个体都微不足道,但每一个人的责任感和行动都能在社会中产生微小而重要的影响。”左翼纪念馆转角的墙壁上刻满了因文化围剿被捕的先辈名字,颇为震撼。群裕村的青年干部徐佳俊,说道“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贤们满腔的爱国情怀,他们的无畏精神,着实让我们感到敬佩,汲取先烈奋斗不息的精神力量,激发我们在第二个百年征程上永不停歇,奋斗向前。”

Part 3 纪念馆太小,装不下他们的波澜壮阔;纪念馆又太大,短短几眼,便是他们的一生

中共四大纪念馆内主题雕塑“工农联盟”矗立其间,庄严肃穆,雕塑后上方屏幕中的党旗迎风飘扬。“纪念馆太小,又好似太大了。中共四大纪念馆不仅仅是对先辈们曾经的纪念,更饱含着对后辈们的启示与警醒。青年人应坚定信念、笃行不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矢志前行。”在中共四大纪念馆教育警示案例展旁,“回嘉行动”的大学生唐抒怡感慨道。

通过红色寻访系列活动,各界青年们受益匪浅,快来听听团员青年们的声音吧:

陈季君(胜辛社区团支部书记):怀着敬意和怀念踏入上海鲁迅纪念馆,一进古色古香的大门,就看到鲁迅铜像屹立在旁,仿佛回到了五四运动前后,鲁迅先生毅然站在了反帝反封建新文化运动的前列,坚持韧性斗争,撰写了数不胜数的民族复兴不朽的文章。他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理念、信心和牺牲值得我们代代传统和学习。

张琦芮(“直通嘉定”大学生):珍贵影像充分还原了中共四大召开前后的历史场景,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峥嵘岁月。重温党的历史,我更加深刻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不懈探索,以及为了革命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奉献精神。

王俊杰(“回嘉行动”大学生):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强调了人民的利益和尊严,反对压迫和剥削,也让我们意识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多么重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金王珂瑜(“回嘉行动”大学生):秉持初心,砥砺前行,我想,这便是党和国家、团组织对我的期望,作为青年人的我,必将牢记使命与担当,时刻关注党和国家大事、关心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关心家乡的建设与发展,以此次回嘉行动作为自己的新起点,立足岗位认真工作,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工作。

ddfdbdae44f5424cadc3308dd635bcec.jpg

aa18f7008def4b2496c26e0a8329ace8.jpg

c5850dce4702410db7942cce85b708fb.jpg